第78章 壮哉杨弘济!(4/5)
可是这样一来反倒是助长了这些宗室成员的嚣张气焰,他们抢劫、诈骗、偷盗、私铸、故意杀人等无恶不作,给地方百姓、朝廷管理统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当然,建文年间不算,朱允炆那是铁了心地要削藩,巴不得这些藩王宗室自己犯错,好趁机给他们砍废了。
杨溥早就对那齐王朱榑为非作歹不满了,现在皇帝陛下就在面前,还一心向他请教削藩之策,杨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朱将军,还有这位大师,太祖高皇帝当年制定了英明的王府教育体系,遴选朝中贤才出任文武双相,他们以儒者风范来教授诸王,王府长史司总管王府大小事宜,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
“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各亲郡王犯了较严重的过失,太祖皇帝陛下就会责问、惩罚王长司,这也促进了王府官员的尽职尽责,其它的如典善、纪善、典仪、工正、伴读、教授等官都有各自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从而促进王府教育机构的有效运转。”
随后杨溥话锋一转,略显有不敬之语。
“然而洪武之后,藩禁措施大力加强,这使得宗室子弟没有机会再入仕途,其从教的积极性日益变淡,为藩府宗室教育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于王府官员而言,大明初期的王府官员可以任中央要职,并和朝官更互除授,经朝廷严格选拔,王府教职人员大多是品行学术兼优的宿儒老生,他们文化素养较高,再加上朝廷辅以问责制度,所以能够尽心尽职从事教育事业,因此王府官也得到朝廷的赏识信任,形成颇为稳定的大好局面。”
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朱棣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