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指桑骂槐,疯狂跳脸(2/5)
那好……
随行的民众一个一个询问,都是普通百姓,如果是扯谎,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扯圆乎。
就像后世的学生撒谎,你说作业被家里的哈士奇给咬坏了……你真当老师瞧不出那点小把戏?
同样的,秦吏问你话,两者身份上的差别,一般都会让平民的谎言无所遁形。
然后便是……
若真想查你,某月某日,某郡某县,途径的是哪条道。
一条道不可能就你们走。
徭役征发的路线必然都是较为固定的。
可以查后续之人的口供,究竟是否对得上。
最后。
就是直接派人,点对点的快马查证,有没有暴雨,有没有塌方,到了当地,分别询问民众和秦吏,立马就能清清楚楚。
古人对于下不下暴雨,那绝对是印象非常深刻。
当然。
这一条肯定是最后查验树立典型用的。
也就是查出个狡辩瞒报的典型,杀鸡儆猴。
不可能每个迟到逾期的,都派人点对点的查,还不够费事的。
总体肯定都是以口供为主。
另外。
陈胜和吴广居然还有字……
陈胜字涉,吴广字叔。
须知。
冠军侯霍去病都没有字,可想而知陈胜吴广都是些什么成色。
“对照徭役法令,正常时段失期,就是罚……”
许尚顿了顿,接着道:“如果查实中途的确遇到了阻碍,则无过矣,照常服役即可。唯独在战时,若是徭役失期……比如征发运送粮草,那确实,只要迟一天,就必定是依法皆斩,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再观此次宵禁法令,皇帝遇袭,自然就得最高警戒,宵禁时段,全城戒严。”
“在这个特殊的节骨眼上,你于夜间行走,碰到秦吏掉头就跑,我就想问……不杀你杀谁?”
“平时那自然就会放宽,秦法也不可能让秦吏动则便射杀民众。”
“只能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而且我还要再提一句,秦皇遇刺,没有全城大锁十日,全城搜捕,就已经是仁德的表现了。”
……
大锁临淄,全城搜捕!
不用想。
那肯定得查个鸡飞狗跳。
秦吏顺势捞点油水什么的,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比如进到一个富商家里。
这扒扒,那看看……
我还不能装点儿了?
就算秦吏当着面儿把东西揣兜里,富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陪笑脸。
因此。
嬴政遇刺只是宵禁,没有全城追剿墨家叛逆,这就真的很可以了。
儒家八派属于眼闭着硬挑刺。
至此。
子思齐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确实没怎么研究过秦法,心中成见,外加惯有的印象,让他对秦法本能的生出苛暴之念。
事实上。
秦法到了嬴政一朝,只是太过细致,啥都要管,而且还连坐。
其次便是徭役……
国家需要劳动力搞建设,嬴政在徭役诸事上,确实抓的比较紧一些。
这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