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水至清则无鱼(1/5)
忽然。
“真没想到……”
尉缭子感慨的道:“许公,你应该从未入仕过,却又对官场共识这般清晰,且能把贪腐细节归类的如此细致,不容易啊!”
尉缭子明白,黄河贪腐案对于他们这个层次来说,基本上一眼就能看透其中关节。
问题在于……
看透了并不意味着好处理。
你把王绾拉下马,倘若一个控制不好,牵连了一连串的关中勋贵,明年的国策建设诸事,还怎么搞得下去?
大秦现在本来就官吏严重不足。
人才储备约等于零。
这些并不能通过黄河贪腐案进行解决……
“公款挪用,上官威胁,独吞贪墨。”
尉缭子顿了顿,又接着道:“另外我还认为,这独吞贪墨也要分为几种情况,也并不是只要贪了钱,就一定十恶不赦……还是得多方面看待的。”
尉缭子毕竟宦海浮沉半生。
他见过的贪官绝对可称得上如同过江之鲫。
中原的贪官是从上到下都已经烂透了。
所以。
山东六国就是标准的气数已尽。
也正因此。
尉缭子当初才会选择入关中助秦。
因为山东六国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没得搞。
相比之下。
关中秦廷肯定就要好上非常多了。
首要原因在于老秦人本就务实,再加上秦法非常细致,国运又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诸多条件综合之下,注定了大秦能够拥有一统天下的国力基础。
但是贪官方面肯定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