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协议(2/5)
这时,阿瑞斯托诺斯(Aristonous)发言,根据亚历山大的遗嘱,支持帕迪卡掌权。他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帕迪卡退缩了,表示不能胜任。
在反对帕迪卡的将领中,最重要的是步兵方阵的长官梅利埃格、墨勒阿革洛斯(Meleager)。步兵与骑兵的矛盾由来已久了,眼看一场内战迫在眉睫。这时,在梅利埃格策动下,有人提出阿里达乌斯是第一继承人,并得到了步兵的广泛支持。梅利埃格立即把阿里达乌斯带到了会场,大家尊之为王,称“腓力三世”。双方于是达成妥协,腓力三世与罗克珊娜的遗腹子(如果是男孩)共立,同时帕迪卡作为摄政,执掌大权。帕迪卡重新确认了安提帕特(Antipater)为欧洲总监,克拉特鲁斯为阿里达乌斯的王国监护人,而帕迪卡自己则采用了亚历山大的前密友赫菲斯提昂(Hephaestion)的称号:“chiliarch”,并以梅利埃格为副官。接着,帕迪卡借口清洗军队,以国王菲利普的名义处死了在骚动中反对他的将领,梅利埃格不久也被处死了。
不久,罗克珊娜生下一子,取名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四世)。而对罗克珊娜和帕迪卡构成潜在威胁(因为怀孕?)的亚历山大的第二夫人、前波斯公主斯妲忒拉二世(Statira)则惨遭杀害。
帕迪卡的行径在将领中引起了恐慌,为了安抚人心,他下令重新分配各省的权力:
托勒密为埃及、利比亚和邻近的阿拉伯总督,前任守将克里奥门尼斯(Cleomenes)为其副官;
拉俄墨东(Laomedon)为叙利亚总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