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奥林匹克竞技会(四)(3/5)
印有赛车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图案
战车比赛在公元前680年第25届古奥运会赛战车上被列为比赛项目。比赛分为4马拉车赛和2马拉车赛,在长800米宽320米的赛马场举行。战车约跑10公里,各辆车都涂着不同的颜色,绚丽夺目,威武壮观。车赛十分激烈,竞技者赤身扬鞭,催马向前,车翻人伤的事故常有发生,跑完全程者通常不及半数。
在以往的赛车比赛中,车和马的主人往往是最富有的奴隶主,他们既想夺冠军,又担心受伤身亡,所以常让奴隶代为驾车和骑马,如果得胜,橄榄花冠要戴在主人头上,而真正的竞技者只能得到主人微薄的赏赐。而这次,亚历山大取消了奴隶代替主人赛车的规则,要么主人亲自参加,要么就放弃比赛,奴隶不能参加比赛,除非奴隶参加比赛之前摆脱奴隶的身份。这也是亚历山大对竞技赛公平性的一次提升,也是对奴隶制度发起的一次挑战。
赛车比赛的冠军获得者为本都的米特拉达梯一世,他以马其顿本都总督之身参加比赛,为马其顿添得了一枚金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比赛的亚军是埃及的代表之一——巾帼不让须眉的贝勒尼基(贝勒尼基一世),此女有才华有手段,有时英姿勃发,有时妩媚动人,难怪深得托勒密的喜爱,还与托勒密育有一女阿尔西诺伊(即阿尔西诺伊二世),不过此时后来继承法老位置的托勒密二世还未出生。而季军由不列颠人获得贝拉努斯。
赛马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届古奥运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马匹无鞍、无镫,全凭竞技者的技艺比赛。一些竞技者在比赛中从马上摔下受伤甚至当场死亡。所以赛马绝对是个技术活,不是从小生活在马上的人很难在此项目上获得冠军。所以这项比赛的冠军亚军分别被萨尔马提亚人和斯基泰人摘得,季军则是由阿加索和佩加索斯合作而获得,已属不易,毕竟已经习惯使用马具的他在那些从来不用高档马鞍和马镫的人面前实在有些不堪,如果不是每个国家出场人数有限,阿加索恐怕还轮不到获得季军。
从公元前632年的第37届古奥运会开始,逐渐出现少年竞技项目,如少年赛跑、摔跤、拳击等,其规则要求和动作难度均低于成年人。亚历山大这次将其发扬光大,要求每个国家至少参加一个少年竞技项目。而他则选择了拳击和角斗和诗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