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古埃及文明(2/5)
埃及,曾经是亚历山大大帝生涯中的重要站点,亚历山大三世推翻了波斯帝国对埃及的统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心。它成为了马其顿王国的重要粮仓,也因此得到了托勒密这个野心家的青睐,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马上就把眼睛瞄准了这里。
古埃及拥有六七千年的文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全长六千六百七十一公里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贯穿埃及全境,穿越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地,它从南向北,奔流而下,急匆匆地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经过六道湍急的瀑布后,缓缓进入一条狭窄的河谷,一路浩浩荡荡地流向地中海。在临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罗河分出多条支流,形成扇状,冲出一片土壤肥沃、绿草如茵的三角洲。埃及文明就在这片三角洲谷地中诞生,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定居下来。
古埃及人身体强壮,有宽阔的双肩和狭窄的腰身,深褐色的皮肤。埃及早期居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尼罗河两岸净是沼泽,长满芦苇和纸莎草;而离河远的地方又是干燥的沙漠。所以,人们只能在地势较高的河岸边,用泥砖和芦苇搭起小屋。这些小屋非常简陋,没有窗户,只有一道用草帘做的小门。
白天,妇女们在空地上垒起炉灶烹煮食物,制作陶器;男子到旷野中狩猎,去河边捕鱼,在河岸边放牧猪羊。不过,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进行原始的农业耕种。他们用笨重的石制工具,在河畔清除荆棘,开挖沟渠,在翻松的土地上撒下麦种,然后再把猪羊放到田里践踏,把种子踩到泥土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