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2/5)
张林笑了,说:“你先别急,把事情说给我听听。”
金达就把开常务会议上发生的情况跟张林汇报了,特别强调了自己想要跟徐正辩论,徐正却根本就不听这一情况。他最后说:“您说张书记,为了一个还不知道前景的cbd项目,就要先拆掉两座新建好的楼房,这不是胡闹吗?”
金达被任命为海川市副市长之前,郭奎曾经就他要下来任职一事跟张林交换过意见,郭奎当时交代张林说
这金达一直在省直部门中任职,主要从事一些经济政策研究工作,书生意气比较足一点,没有基层的工作经验,要张林多看顾他一些。张林明白像金达这样学历很高,在省直部门工作多年的人下放基层就是来镀金的,这是省里重点培养的人才。郭奎又这么重视,专门交代给自己,他自然不能多护着他一些。”
张林对金达身上这种责任感很欣赏,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首先就要看他身上是否具备这种责任感,就要在看到认为不合理的事情进行抗争,即使金达这种方式很不注重斗争的策略,他笑了笑,劝慰说:“金达同志,你先不要急嘛,可能徐正同志有他的考虑吧。”
金达看了看张林,说:“张书记,看来你是赞同徐正同志的意见了?”
张林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你要知道地方上这些同志们都肩负着很重的gdp增长任务,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来了,徐正同志自然很想让项目落地,这你要理解他。”
金达说:“张书记,你不知道的,我曾经专门研究过cbd,这个东西虽然名气很大,说起来很时髦,可是在中小城市鲜有成功的案例,因为中小城市的财力支撑不起来一个所谓的cbd。如果贸贸然让客商来投资,那将来可能又要在我们城市的核心部位多了一个不是烂尾却实际上烂尾了的建筑,到时候我们海川市中心会出现一个空空的商业中心,这和现在汽车城项目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张林不笑了,他可不想把麻烦引进来,便说:“有这么严重吗?”
金正说:“当然了,国内现在几个cbd都是在一线的大城市建设的,像我们这样的二三线的城市有几个能搞得起来的?徐正同志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做充分的调研,只要是大的新的,就是好的,这可是有些盲目和冒进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