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厦门二三(3/5)
第二天,来到厦门的第二天的旅行开始了。
第二天一大早来到了酒店下集合准备去鼓浪屿。谁知道导游说票没整到,要给我们退钱。(其实后来分析,是有其它人高价买走了我们的票,导游假装骗我们说什么排队了一晚上,都没有买到鼓浪屿的船票)。
我们一共4家子人。就开始7嘴8舌的和导游吼叫咆哮讲道理出梗起来。其中一家的年轻爸爸过来和我聊天,说他们明天就回去了,我也是很生气,想为他们争取一下。但看这个阵势,家家都是女人做主,我只好派出了我妈去出梗。其中一家拼死的东北大姐,就是一看就是那种很有牺牲精神搞笑的刚烈女子,很强势的样子,所以我没法主这个局和导游咆哮,当然这也要考虑到我的外貌,别人的承受能力,和种种不可抗力的环境原因。于是我就叫她们继续和导游吵架,我溜到了外面看风景。总之最后我回来后听到的结果是,每个人加了180块钱,第二天可以登上鼓浪屿。只有和我聊天的那个南方爸爸一家由于第二天回家,就不去了。
但是事后想起来,我仍然感到生气,明显感到今日事该今日毕,如果改明天,不该加钱,而该赔偿我们的损失。可惜这里是中国,有很多环境因素和不可抗力,有太多的局部的不公平,言而无信,买来买去的买通现象。那些票谁出的钱多,就会落到谁的手里,所以感到有些气愤。无论做人做事,你要做的是首先搞清楚你是买家还是卖家,就不会那么混乱,没有一个公道的管理。当然这事不是我现在能管的,也不是我管的了的。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一下这是什么。
所以之后我和妈妈改去了集美村,看了陈嘉庚纪念馆,那个纪念馆修的还真是大气磅礴,30元的门票,包括纪念馆,归来堂,故居和獒园。从而了解了陈嘉庚先生光荣的一生,并发现了这个人的优点:聪明和诚毅。据说那个纪念管是陈嘉庚先生家的亲戚给他投钱修建的,当然里面也有毛主席和政府的批准和投资。陈嘉庚先生17岁下南洋,成为华侨,归国后替父还债,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他的捷足先登,他的橡胶生意,他喝过的汽水,等等,都陈列在博物馆中。据说他家也是个大家族,有很多都是些有钱的商人。他由于当年认为国民党太纸醉金迷,奢侈浮夸,投靠了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他被毛主席任命为华侨主席,负责一切华侨的工作。他利用职权,从华侨那里集资,并且自己倾尽全部家财投资修建了厦门大学。最后没钱了,他向毛主席申请,把厦门大学从私有改为公有制。晚年陈嘉庚先生去世于北京,周总理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当他的遗体运回厦门时,那也算是万人空巷的场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