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成周雒邑(2/5)
周公旦大怒:“混账,是谁敢如此谤言,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命司寇毕公高严查此事”。
召公奭微笑道:“四哥别急啊!咱先来分析一下,周礼,宗法,王道,儒学这都是你拟定的宗周治国之道是吧?”。
周公旦道:“没错,只要这典章制度能够推行,势必保我宗周江山千秋万代”。
召公奭道:“那好。我来问你,你周礼五礼头一个就是冠礼。
上面可是明明写着,弱冠,及笄,及冠之年,及冠之年天子理政,卿士子弟就可以出仕了。
咱们周天子已经二十一岁了,你还不还政于王,天下人非议也在情理之中。
你今天找司寇毕公高抓人,难道说你能抓尽天下诽谤之人,杀光议论此事之人。
那你的周礼仁德之政如何立足,我的老太傅,你好好想想吧!
周武王临终之时,委任你,姜子牙和我三人为三公,辅政大臣。
他曾经明确表示,倘若姬诵不堪大用 ,可令姬旦取而代之。
这样吧!你要是觉得姬诵不行,那咱废了他,你继任周天子,你放心,我不反对你,但是我也不会支持你。
总之一句话,该放手就得放手,你现在贵为百官之首,在死死攥着手中的权力不给周天子。
你要是不取而代之做天子,那你将来可就成为篡权的奸臣了,何不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你现在还政于王,天下人都念你辅佐幼主,一心为国辅佐大臣之功,成为一代圣贤,千古传诵 。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