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谁气谁知道(3/5)
三是霍欣又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频繁的“关心”、“教育”他。
这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精神负担。
反正这样处境下,宁卫民是再没办法像过去那样不受瞩目,无所顾忌的去行事了。
很有点束手束脚的感觉。
其次,“坛宫”的走红,频繁在媒体上曝光,还引来了许多同行的关注,同样让宁卫民烦不胜烦,不堪其扰。
像京城许多知名大饭店,就对“坛宫”富丽堂皇,典雅大方,超凡脱俗的室内装饰效果很感兴趣。
钓鱼台国宾馆,四川饭店,京城饭店,都通过服务局联系“坛宫”。
他们不但要求派人过来取经,还要让宁卫民给他们介绍工艺品厂家。
而宁卫民不但要耗费时间、精力作陪,得搭进去几桌酒席。
更让他不高兴的是,如果让人家照方抓药的学了去,那么“坛宫”独具特色的优势就少了。
甚至“坛宫”二期的装饰成本,大概都会因为厂家生意多了忙不过来,而有所上涨。
这无疑是怎么琢磨怎么亏本的事儿。
可问题是这些饭店哪儿是一般的地方啊?
都是“央”字头的背景,是万万开罪不起的。
所以再不情愿,他也只能捏鼻子认了,顶多适度藏私罢了。
唯一的好处,恐怕也就是能顺便的卖一点料器,谋点私利了。
但问题是料器的产量不是短时间可以提升的。
何况最近他还发给了东花市街道生产社生产玻璃酒杯的业务。
这样一来,所谓的好处,也就不具备什么实际意义了。
而这仍不是全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