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单元房(3/5)
但非常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福利性政策,响应者却寥寥无几。
哪怕国家给这些商品房规定死了略高于成本价的销售价格,还让各单位给予补贴,个人只需承担很少一部分。
可实际上,仍然没有几个人愿意掏钱,改善自己居住面积的。
道理很简单,这其中既有京城的老百姓们实在太穷,刚刚过了温饱线还没几年的缘故。
但更主要的,其实还在于福利免费分房的政策同时实行着。
那么既然能够通过单位获得近乎免费的住房,又有多少人愿意自己去买呢?
就是手里有足够钱的人,也会因看着别人免费分房眼红,觉得自己要花钱购房太亏了。
所以最终导致,各单位对政策执行是执行,但已经能够确定这事儿一定失败,将会完全流于形式了。
别的不说,房子卖不出去,资金就无法回收。
资金无法回收,也就没有后续投入。
那政策就注定得黄,这事儿没办法良性循环,当然持续不下去。
唯一解决的办法,其实就是彻底取消公房分配制度,才能让购房模式被人们真正接受。
鉴于此,宁卫民便把乔万林找了来,当面直言不讳的提出来自己的谋算。
他的意思是,既然乔万林有买单位自建房的权力,而他有钱,却弄不到房子。
那不如由他掏钱给乔万林买房。
买下房子后,乔万林愿意搬去住新房也好,愿意留下住旧房也可,反正腾出一套房给他用十年就行。
十年之后,他把房子钥匙归还,俩人就算扯平了。
他掏的这笔钱压根就不用乔万林还,实质上是抵充房租了。
应该说,宁卫民的主意盘算的真是挺好。
不但乔万林可以白白落套房子,享受到政府的购房优惠补贴。
他除了补偿了心里的歉意,还能顺便解决自己目前缺房用的问题。
这是一箭三雕啊!
但是,他的好心好意一开始也不是很顺利就被乔万林接受。
因为乔万林也是精明人,他知道这是一种人情兑换,当然要盘算一下是否划算。
别忘了,这时候的人思维比较传统,仅仅能看到房子的使用价值,看不到房子的升值潜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