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与往事干杯(2/5)
“马家有一次办堂会,宋先生临时救场,替补一位连着拉了好几出戏,手腕子有点伤了的琴师。登台时,又恰逢迟迟到来的梅兰芳刚坐在台下。当时梅兰芳正为其二姨太物色琴师,听得宋先生的琴技意动,就忍不住在台下守候相邀。结果闹了笑话,一番交谈,他才知宋先生只是玩票,自家有不小的产业。于是只好拱手致歉。”
“不过宋先生最爱听的戏,还就是梅兰芳。宋先生买了很多京剧唱片,少说也有几百张。梅兰芳的唱片,只要见到,他准买。就是买京韵大鼓,那也是因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反二黄的花腔中就有从京韵大鼓中借鉴的元素。所以宋先生也跟着大鼓唱片拉琴。”
“反过来,伪满在长春的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宋先生是一张都没有的。一是因为国仇家恨。日本人把溥仪拐带过去做傀儡,想分裂我们的国家。别说宋先生生气,连许多有骨气的演员都不愿意去灌录。二是长春灌的唱片质量也极差,听过两回就会破损掉磁。那破玩意比老虎摊儿卖的捯饬货还坑人哪。”
“啊,当然,既然是低调的奢侈嘛,这东厢房里也不会什么宝贝都没有。宋先生能写会画,这靠北的次间既是书房,也是画室。靠窗这位置就放着一张大尺寸的紫檀大画桌。画桌东侧有一把硬木双人椅。在这个紫檀画桌上,宋先生画过水浒的一百零八将。他手把手的教我和他的一双子女作画。而这个画桌的价钱怕是能吓着你,当时能与十六间最好的房子等价。”
“南边这次间呢,安置的是一个大八仙桌,也是紫檀木的。而且镶嵌螺钿,极其精美,等于又是八间房。这两件木器加起来就是二十四间了。每间房就算八百大洋,这也差不多两万块了。这还是二十年代的价钱。”
“后来1946年,因为这两样东西实在难以带走。宋先生才不得已割爱,跟张伯驹以物换物,换了一幅唐寅的《秋风寻隐图》和一幅《水月观音》。后来张伯驹又把这张大画桌和这个八仙桌捐给了故宫,如今故宫展出这两张桌子,一个称为‘明-紫檀平头案’,一个是‘清初-紫檀镶嵌贝壳八仙桌’。
康术德这番话说完,宋先生的性情与做派便在宁卫民的心里树立起来。
一个天性幽默,爱好颇多,有学识,有才情,有气节,办事善于变通,行事洒脱利落的商人形象,仿佛活生生的站在宁卫民的眼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