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高低深浅(4/5)
“那个时候我已经先一步被遣返回静海老家了,是收到了李立从京城寄来的一封信,我才知道这件事的。但我给他回信,就再没得到回复。从此也就彻底没了联系。现在想想,李立走了虽然没赶上后面的运动。可毕竟是异乡漂泊啊。谁能说他去了苏联就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呢?人哪,最后还是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啊!”
宁卫民看着老爷子唏嘘感怀的样子,也不免后悔,觉着自己问了不该问的。
于是赶紧宽慰,“老爷子您放心吧,这位李爷是顶精明的主儿,而且又是干饮食业的。以他的能耐,那是最容易在海外扎根的。您想想,哪儿的人,他也不也得吃饭啊?就您这朋友,学西餐都能学的这么好,那反过来,用咱们的中餐糊弄几个洋鬼子,又算什么事儿啊?是不是这理儿?”
别说,这话倒真管用。
康术德听了,很快就把伤感放下了,又谈起了正经事。
“嗯,你这话说得不错,而且也恰恰正是我想告诉你的。恰才,为什么我要跟你说这吉士林的事儿啊?就是因为希望你明白,有老祖宗的底子在,饮食之道,咱们是有绝对优势的。咱们学西方人的经营之法容易,可他们学咱们的烹饪之术却难。”
“刚才你不是说嘛,海外的假中餐,咱们华人是不吃的。可咱们这儿的假西餐,有不少,也让外国人很喜欢。那就因为烹饪手段有高低深浅之别啊。咱们的人做西餐,很多菜式确实是改良。因为西餐比起中餐,烹饪手法太过浅薄了。中餐厨师几乎一看就能明白。于是通过西餐中做的方式,或是中西合璧的方法,无论口味还是烹饪技术都超过了原型。”
“就像起士林发明的罐焖牛肉和奶油杂拌,那无疑是两道让人难忘,非常经典的招牌菜式。不但咱们国人爱吃,外国人也爱吃。甚至随着起士林的厨师去别处做主厨,还把这样的菜式,普及到了全国各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