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文艺百年(4/5)
毕竟这里的都是老房子,比改造过的琉璃厂更加让人亲切,也更接地气。
好像这里的古香古色是有生命的,能让人读到这里的故事似的。
至于康术德和“张大勺”合开的酒铺就在在杨梅竹斜街中段,店铺非常容易找到。
除了因为那是一熘儿每天得摘板儿、挂板儿的老式店铺。
作为门面房,过去那些凋梁画栋的装饰尚存,十分显眼之外。
也是因为店铺的旁边紧贴着的是一座比之更有特点的二层小楼。
就这楼,特别之处在于其高耸突兀,而且制式属于中西合璧。
二层小洋门楼青砖到顶,磨砖对缝,比旁边的店铺高出不少。
但整体建筑的宽度却差强人意,一层几乎就只是个门户而已。
拱形券门洞宽不及两米,高有三米余,上书“青云阁”三字。
这样的宽度,对比其高度便会显得格外狭窄。
说不好听的,要挂个钟就成了钟楼了。
所以怎么看怎么让人纳闷,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老爷子,您这店就在这青云阁旁边啊。可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是住人的,还是卖货的?怎么这小楼看着就一个门洞啊?”
宁卫民耐不住好奇,就开口问了,可没想到引来的却是康术德带着嫌弃的反问。
“什么?青云阁你不知道什么地方?”
“不知道啊。”宁卫民继续懵圈了,“我真不知道。”
“好好想想,你可是打小就住这儿的,我就不行,你一点没听说过?”
“我真没听说过啊。这……这里很有名吗?不……不会是什么凶宅吧?”
宁卫民的思路渐渐跑偏,自然是被老爷子一声嗔怪叱骂。
“放屁!给我滚一边凉快去吧!我做买卖挨着凶宅?你小子念我点好儿行不行?”
而师父随后吐露的真正的答桉让他瞠目结舌。
“青云阁是什么地方?这是清末民初京城四大商场之首,曾与劝业场、东安市场、首善第一楼并列。它也是京城最早引进桌球这一时尚运动,供达官贵人们消遣的地方。这里集购物、娱乐、饮食、品茗、服务于一体,因而引得文人雅士、官甲贵胃多愿汇聚于此。蔡锷与小凤仙就经常相约来青云阁的普珍园小酌。据说普珍园的名菜辣子凤节备受小凤仙喜爱。头两年那部叫做《知音》的电影你总看过吧?那部以蔡锷与小凤仙的传说故事为基础拍摄的电影,就是在这儿取景的……”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p,huanyuanp.org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知……知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