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从历史中找经验(1/5)
“呵呵,我大宋向来重文尊武,太祖以武定天下,以文治天下,至太祖以来,历代先帝都极重视文治,朕也不例外!
文治的前提是先要有滔滔不绝的文才,而文才的基础便是要有滔滔不绝的识字读书的人,而要有滔滔不绝识字读书的人,首要的首要便是各州府县地方上的学政,朕焉有不知地方上的百姓争相供子读书以盼家有秀才之事?
可以说,开科取士自隋以始,自唐而广加发扬光大,贫产之家家有高中秀才者,可免自家赋税可替免富家赋税从而取其利者,唐时便有此习,自我朝蔚然成风。
而顶盛者,非朕继位以来莫属。无它,朕知习文者,唯有专心致志方能有所建树,是故大开方便之门,大力弘扬凡家中中秀才者,便可免去家中赋税,家中无田地,则中秀才者可替免富家赋税,而富家必须酬谢中秀才者。
哎,此事不说了,杨爱卿,来看看朕画的这幅画像中人物是谁?来看看,看看能不能识出来,朕的后宫总管都识不出来,朕要看看你识不识得出来,秀才要精四艺,琴棋书画,朕知你是秀才,于画道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
说话间,只瞧徽宗把手一扬,一幅画作跃然从案上拿起,正是那幅刚才未画完的画。
来了,终于来了,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皇帝要考较自己的学识。
就像唐明皇擅长梨园,徽宗皇帝擅长笔墨丹青。从画这方面入手来考校自己知识,想想也正常。毕竟人聊天,都是容易从自己的爱好说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