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中医药调理水毒症(肾功能衰竭)(2/5)
[方药]熟附子9克先煎,生大黄9克后下,黑白丑9克,炙旋复花9克包煎,代赭石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9克,泽泻9克,陈皮9克,竹茹9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服药4剂后,尿量增多,水肿渐退,恶心呕吐停止。白厚腻苔渐化,脉象细弦,但下肢仍有水肿,下腹胀满。原方去代赭石,加干姜9克,槟榔9克,广木香15克,以温阳降浊。又4剂后,水肿全消。最后服金匮肾气丸加补益脾肾之剂;并输血及补充水解蛋白,共住院四十五天,好转出院。出院时尿蛋白±,红细胞2~3个,白细胞1个,血非蛋白氮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正常。
[评析]在本案中,中医认为患者出现肺虚、脾虚和肾虚等症状,导致水道通调、水湿运化以及水液蒸化功能失调。此外,三焦宣通失常、膀胱气化不利,进一步导致水液排泄发生障碍,水湿逗留,最终形成脾肾阳虚的虚实夹杂之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