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八仙岛大战(6)(1/5)
宋省和荆楚省交界的楚水江畔,火光冲天照亮了昏暗的夜空。这里是戡乱军的炮兵阵地,这里原本厚重的混凝土一体浇筑的地堡火光冲天,地堡的墙壁上被对面的203mm口径的2S7 Pion自行榴弹炮炮发射出的242.5磅炮弹的钻地弹头和猛烈的金属射流打出了一个直径宽达70厘米的大洞。如果顺着大洞往里面看可以发现此时的这座指挥部里依旧还有火苗在隐隐的跳动着,焦糊的气味顺着那个两米大的孔洞不断地向外扩散着。这味道中既有那些新着急完工的新工事硅酸盐水泥中的石灰中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就被搅拌到了水泥中,在这种环境下伴随着炮击在混凝土工事内的爆炸瞬间,铝热剂仓也同时破裂快速挥发,产生了如下变化:
1.8Al + 3Fe2O3 → 4Al2O3 + 6Fe
(铝热剂的瞬间反应让碉堡内的温度瞬间高达3000摄氏度)
2.CaCO 3→热→CaO+CO2
(可以理解为水泥在高温下的反应)
3.CaOH2+Na2SO4→CaSO4+2NaOHCaOH 2+Na 2SO 4→CaSO 4+2NaOH
(这个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变化将会异常缓慢,但在混凝土碉堡内242磅炮弹的空爆引信触发的情况下这个反应将变得异常剧烈且快速)
此外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这个炮兵指挥部的军官们也被瞬间:
1. 蛋白质的碳化: C2HyNzOw + O2 →CO2 + H2O + N2
2. 脂肪的碳化: CnH{2n+2}Ox →nC + 2n+2-xH_2O
3. 碳水化合物的碳化: CnH{2n}Oz →nC + zH2O
副反应: C2HyNzOw + O2 →CO + H2O + N2 + CO2 (生成一部分一氧化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