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外出(2/5)
犹记余与尊者初见之日,正值寒冬,城门风霜,冷人彻骨。彼时,余不过垂髫之龄,栖身于城门之下,以风雪为伴,与乞丐争食,未见前路。
幸蒙尊者心善,一日两恩。自此,未再食不果腹,可有屋檐遮霜。故每逢寒冬,怀思倍增,望再见尊者。
听闻西都噩耗,悲痛不已,以为此生,再不能见。
此后,若见风雪,如见故人。
后又因尊者,余得连公教导,幸而成人。
连公逝后,余不自量力,效二者之行,想护故国旧民,战战兢兢,不敢辱二者盛名。
岁月悠悠,冬去春来。故国已消百年,却一事无成,自知有负二者教导,不胜惭愧。每至深夜,忧心日后地下相逢,无颜相见。
山居之上,再见尊者,不敢置信。
行笔至此,回想当日,仍似梦中。
信写到这里,纸上笔迹又变得如开头一般,这一行字,落笔比之前明显要重。
这一行后,下面的又恢复正常。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临别之日,师父之允,余感激涕零,生平憾事得平之一。
奈何,初遇师父,乃是垂髫,再遇师父,余已暮年,无法再侍奉左右,罪甚罪甚。
生平未能护二者所护子民安康,乃憾事之二。
前事有违尊意,抱歉良深,尚希恕之。
感荷高情,非只言片语所能鸣谢。
若有来生,万望还能再拜师父门下,偿还此生恩情。
书未尽情,再无面叙,乃憾事之三。
岁月漫长,伏愿吾师,春祺夏安,秋绥冬禧。
徒亦行敬叩。
叩字的最后一笔,有点晕开,像是墨磨得淡了。
从头到尾,傅澍都没在信中提起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未谈起后人。
水乔幽放下信,透过没关的窗户,望着夜空,出神到天亮。
水乔幽离开麻山镇的前一日,午时一过,她就收了摊前去春江客栈找夙沙月明,告知了自己即将离开麻山镇,随王大善人的商队前往中洛一事。
夙沙月明送她出了客栈后,她在附近吃了点东西。吃完之后,她又回了一趟客栈。
晚上,夙秋下楼,伙计递给了他五两银子和一瓶药。
那瓶药他一闻就知道是夙沙月明配的专治跌打损伤的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