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深信不疑(4/5)
法军因粮于敌的战略确实十分高明,民主和自由也确实能蛊惑人心,但是两者放在一起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撒丁王国的威胁和讨回卡洛·阿尔贝托欠下的那笔战争赔款,弗兰茨大公的战略绝对是最高明的做法。
同时按照弗兰茨大公和总参谋部的估计,法军极有可能会利用其海上优势向前线输送物资和兵员,或者说法军只有通过海上通道才能将物资和兵员快速送抵前线。
所以这一场战争的关键将是对于热那亚的争夺。
都灵,撒丁王国王宫。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弗兰茨的诱导,贝尔维就将都灵设为了自己的大后方。
贝尔维本人和他的参谋团甚至直接住进了王宫之中,都灵王宫虽然没法与巴黎的那些宫殿相比,但是撒丁王国百年的积累还是让他们眼前一亮。
更不要说法军是以胜利者和救世主的形象进入都灵的,此时的都灵人,甚至所有的皮埃蒙特人将法军视为英雄。
法军能有这样的声势和名望自然与撒丁王国里那些带路党和“进步人士”分不开关系。
当然这也得益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让法国成为了全欧洲的灯塔,让他们在欧洲各地都有大量的拥趸和精神法国人。
法军在开赴托切河前线的时候受到了撒丁国民的热烈欢迎,法军在沿途设立的征兵站全部人满为患。
所有人都相信法军能复刻当年拿破仑的奇迹,贝尔维的参谋们却是愁眉不展,因为奥地利在意大利地区的兵力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毫无疑问他们一定是碰上了奥地利军的主力....
最可怕的是由于撒丁王国的颓势和之前的战争,奥撒边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据点全都在奥地利手上,这让法军的战略十分被动。
最合理的战术反而变成了在托切河沿岸决战,但由于河流的存在让进攻方处于十分不利的态势。
在开战之前贝尔维的参谋们就想到了绕过利古里亚山口偷袭奥地利帝国后方,为此他们还特意向海军征调二十艘运输舰。
但即便如此奥地利人还是先他们一步封锁了利古里亚山口,战争再次陷入僵局。
贝尔维手下这些熟读战史且理论知识丰富的专家们是不可能选择贸然强攻的,毕竟这在他们看来缺乏战争艺术的美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