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另辟蹊径(4/5)
然而现实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不但让农奴一贫如洗时刻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最终土地大多也没能保住。
农民们的生活没有改善,甚至有人开始怀念起了当农奴的日子。
奥地利帝国本就不景气的经济更是直接被土改造成的债务问题压垮,而地主和贵族们同样怨声载道。
想象中的三方共赢为什么最后会变成三输的局面呢?
因为所谓的年产出可变性太大了,而想要一一求证那工作量又是极其夸张,最终所谓的调查完全流于形式。
年产出的多寡完全看当地官员的心情,以及与当地士绅之间的关系,这就有了操作空间。
最终照实填写产出的地主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那些通过贿赂造假提高年产出的地主不但收获颇丰,甚至还拿回了自己的土地。
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如此简单,在这种风潮之下人们不搞些小动作才奇怪。
同样一部分脑子活络有人脉的农民也照搬照抄,最终损失的只有国家和“老实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