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回 遇故交忆当年,岁月蹉跎(2)(2/5)
毕老先生成家很早,是父母定的娃娃亲,那时候也才十几岁,年少时贪玩,唯独对家传的医术勤奋好学叶家田的四面几乎都是山,连绵几百里,山上的各种药材,他几乎都认识了。叶家田是没有冬季的小村子,一年四季山上都葱绿的让人羡慕,所以那时年轻的毕老先生与同村的孩子们,每日忙完了地里的活,基本上都在山上乱窜。到了饭点,孩子们就跟着他一起回家吃饭,而毕老太爷为人和善,从不拒绝这十几个孩子来吃饭,因此毕家的饭桌前总是趴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
年轻的毕老先生结婚后,也没有改掉这个与小友们贪玩的爱好,倒是把新婚的妻子丢在了家里,每天就是给他们做饭。毕老先生的妻子是邻村的,大了七八岁,家中是祖传的红白事家族,因此妻子做的一手好饭菜,这个手艺后来就让毕小英继承了。
曾家住在后面一排,也是村子里不小的姓,有大大小小七八个屋子,曾继贤不但能把地里的活计搞的非常好,而且还喜欢倒腾一些小物件去李集镇卖,所以家境也逐渐的超过了其他人,与毕家基本上可以平起平坐了。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对毕家的尊重,曾继贤也是一直保留着。
毕老先生渐渐长大,但是妻子却始终没有怀上孩子,而毕家还就这一个男孩,老太爷自然十分焦虑。后来,一个远来的道士在毕家住了几天,把毕家宅子前前后后看了一个遍后,对毕老太爷说道:毕家的风水经过近百年的消耗,到此已经没有了,这是多年做善事的缘故,雨露均沾是风水之大忌,故而消耗殆尽,如果还让后代居住在此,就要绝后。
毕老太爷听后就做出决定,让已经快四十岁的毕老先生带着妻子远离故土,按照道士指点的方向,一路向北,果然在一年后妻子就怀了孩子,只是生下女儿毕小英后,妻子却落下了一身的病,在毕小英八岁的时候就离世了。虽然,按照毕家的家底,毕老先生再续一房完全可以,但是他却没有这个想法,为了不让毕老太爷忧虑,毕老先生后来就闯了关东。女儿与刘魁结婚后,他本来是不喜欢刘魁做警察这个行当的,几次三番的让刘魁跟着他学医术,但是刘魁这个人的心眼不坏,也没有一心一意跟着日本人做坏事,所以毕老先生也就让他继续做警察了。有的时候,刘魁还能为穷人做点好事。
曾继贤有五房妻室,还有十几个孩子,但是很奇怪的是除了最后的妻室带着一个女儿嫁过来外,他的妻室生下的都是男孩子,那个带过来的女娃因为不是他的,所以曾继贤实际上有十一个儿子。这在方圆几百里都是个奇迹,知道的都说这曾家的人是被观世音娘娘太垂青了,给他曾家送来的都是男娃。
曾广林是曾继贤的第四房太太谢香妹生的,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这孩子从小就特别机灵,而且很懂事。他最喜欢跑到毕家来吃饭,每到饭点时,他就在自己家里吃几口,然后借故跑到毕家门口等饭吃。毕老先生那时刚结婚,平时就喜欢和村子里半大的孩子一起玩耍,到了饭点几乎就带着一群娃来家里吃饭,曾广林成了毕家饭桌上的常客。
在毕老先生离开叶家田的半年前,曾广林在村子里突然失踪了,那时曾广林才二十岁。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毕老先生回来后,也去曾家还问了这事,但是曾继贤也是讳莫如深的支吾了半天不云所以。
现在,曾广现忽然来说曾广林回来了,毕老先生怎么能不高兴。他站起来,一边让毕小英准备雨伞,一边就朝着门口走去了。
走到门口后,毕老先生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屋子里说道:“你们也都跟我去吧,曾广林这孩子是村子里最懂事的孩子了,你们也见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