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回戏台(2/5)
说书先生站起身,缓缓地走了几步,向几人分析道,“前一日,我去同乡那里,他跟我说,孙望在新会之战后,与李定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孙望曾多次试图控制永历帝,但在李定国的干预下未能成功。后来,在李定国的护卫下,永历帝从贵州安龙府迁都昆明,将昆明改名“滇都”,又封李定国为晋王,刘秀文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永历帝在昆明的行宫设于云南贡院,之后,就在这里视朝听政。由于李定国的干预,孙望再也没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显得很消沉。如今的南明朝政,他已经失去了永历帝的信任,所有文武大臣对他过去的行为也都感到恐惧,所以都会避犹不及。而在军中,他的威望本来就比不上李定国将军,加上一直对李将军排挤,打压,甚至迫害,相信,他的部下也不会尊敬他,爱戴他,如今,大清启用尚可喜这一类汉人将领来对付南明军,李定国孙望都很难取胜,你们觉得,孙望如今的这种处境,会继续坚持抗清吗?如果战局一直不利,像他那样野心勃勃的人,会坐以待毙吗?”
听到这些话,尚若心的眼睛突然就亮了,“那你那位同乡是不是听说了什么,或者掌握了什么证据?”
说书先生摇摇头道,“那倒没有,但是,尚可喜手下那位迟大人一直与孙望有联系,据孙望的手下说,那个迟大人前不久,又给孙望写了一封密信,孙望看了之后大喜,底下人都不敢问,但是手下的人也说了,孙望并没有给那位迟大人回信!”
静石就不明白了,直接便道,“这不还是有问题吗?那个迟大人是尚可喜的人,孙望跟他联系,那还叫抗清吗?分明就是叛徒啊!”
宗掌柜冲静石摆摆手道,“战乱年代,时局不稳,具体怎样也很难说,既然你同乡都知道的事,李定国能不知道吗?他为何不根据这一点,把孙望抓起来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