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钓鱼佬,永不空军(4/5)
“为了让这条大鱼上钩,我只好向上级打了报告,让上级出面和兵工厂斡旋了一下,同意让我以高校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兵工厂学习,然后拍摄一些大鱼需要的照片,不过兵工厂领导对于拍摄内容做了硬性规定,只允许我在厂区内部拍摄,不可以进入车间以及研发部门拍摄。”
“现在就我在厂区里面拍摄的这些照片,都还要经过兵工厂领导的最后审查,才能带出去呢,也不知道这些照片最后能不能让大鱼满意,要是不满意的话,这条大鱼就不一定能上钩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开始张行对于“钓鱼佬”这三个字还没有多少明显的领悟,此刻结合周晓林刚刚说话的,张行忽然想到自己之前在国安手机的情报软件当中看到过的一则报道信息。
报道信息中提到了去年边境一个省份的国安分局,一名外勤情报人员,通过在网上钓鱼的方式,成功打入了一个境外间谍组织内部,他通过卧底观察和跟踪监控,最后将该境外间谍组织的内部成员信息全部挖掘了出来,并且第一时间传输给了当地国安部门。
当地国安部门因此查获了一桩重大间谍案件,不过可惜,该名外勤人员在向国安部门传递信息后不久,就被对方识别了身份,最后惨死在了对方手里。
境外间谍分子可以通过网络求职和网络聊天等多种方式寻找和物色虾米来帮助他们执行各种任务,国安外勤部门的情报探子也会主动在网上撒网,寻找雇主,这就是一个所谓的钓鱼过程。
所以在内部,这些国安外勤部门的情报探子也通常会被冠以“钓鱼佬”这样的头衔。
其实张行上次主动接近徐怀礼,取得信任,进而成为那件案子当中的卧底成员,其实也相当于就是一个钓鱼佬的工作内容。
钓鱼佬这份工作可不好干,不仅要长期潜伏,还要随机应变,属于国安内部各项工作当中,危险系数极很高的一份工作。
不过许多调去外勤部门的国安人员很热衷于从事钓鱼佬的职业。
因为危险系数的增加,也给这份职业带来了收入上的增加。
另外,一旦卧底潜伏任务完成,就相当于是立了一次三等功。
有了功劳在身,就容易被其他部门再吸收。
所以钓鱼职业也被视作是外勤人员跳进国安内部的一块跳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