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县试(二)(2/5)
其一,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国民君子之德。
从学院教育入手,将道德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学子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同时,宣传、文化活动等方式,弘扬君子之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吾辈当以君子之行为己任,胸怀大义,为国家之繁荣富强而努力。”
…………
这古代的科举,说句实话,也就是童生试没那么变态。虽然没那么恐怖,但要是换算过来。
这古代的县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县案首含金量相当于是全国的状元。
越往后,出的题越发的高深,有时候你没有一定的底蕴,根本都看不懂题目。
就连,这题的出处你都不知道从何找起,所以这也就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
就以上的各种内容,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以胸怀宽广,光明磊落为德。心无杂念,行事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以坦荡之心,行正义之事,方能得民心,聚民力。
小人则心怀狭隘,常为私利所困,忧愁烦恼,不得安宁。
国家若为小人所掌,必致混乱,民不聊生。故君子之坦荡,乃国家之福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义为先,重道义,轻私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