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来都来了,总得随一刀吧(2/5)
辩经是通过辩论的方式研习佛教教义。
这种修习方法源于天竺。
据说玄奘大师在天竺戒日王举办的无遮大会上,曾面对十八国高僧问难。
玄奘大师对答如流,从此被天竺尊为‘大乘天’。
辩经分对辩和立宗辩。
按刘异的理解就是单挑一个或打全场。
原来辩者只可答“是”、“不是”或“不定”三种可能之一,就跟港片里法庭上律师咄咄逼问证人似的。
经藏传佛教传入大唐后,本土化不少,现在的辩经已经有几分辨禅的味道。
如今已不局限于是或不是的答案。
不过依然要求回答简洁,不可以反问,不能以胡言应付过去。
刘异之前听怀恩法师说,昭觉寺主持印光会参加今天的辩经。
还是立宗辩,一个打全场。
刘异很好奇,这人若是个假和尚,道行也未免太高了。
谁给他的自信啊?
终于到立宗辩环节了。
印光和尚站起身,离开蒲团。
他径直走向大殿正中,转身面对众人。
这个胖乎乎的和尚双手合十:
“印光有礼了,容听众位道友教诲,请发问。”
坐在首排的一个方脸和尚,他打了个佛礼后,首先发问: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印光答:“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这个问题,释迦摩尼曾问过弟子。
只要研读佛经,不算难回答。
但那和尚接着问:“那江、河、湖、海怎样才能干涸?”
在刘异听来,这和尚有毛病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