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吵架是常态(1/5)
宰相是个俗称,历史上从来没有宰相这个官职。
每个朝代履行这一实际官职的都有自己的名字,如周之太宰,秦之相国,吴蜀之丞相。
唐朝在大臣官名后授予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就可以实际履行宰相职能。
“平章”就是商量的意思,天下事皆先平章,谓之平章事。
皇帝的潜台词是:
“有事你跟中书省、门下省商量着办,别来烦我。”
大唐为防止宰相专权,采用的是群相制。
少则三四个,多的时候有十多宰相同时吵架,就跟菜市场一样热闹。
皇帝可以不上朝,但宰相们架还要正常吵的。
他们吵架的场所叫政事堂。
此刻中央官署的许多官员都已经下班了,但政事堂里的五个宰相还在加班加点地吵架,怎么能不算劳模呢?
今天主要有三个议题,现在卡最后一个过不去了。
李德裕提议将河南尹赵开调入长安做御史大夫,都是从三品,属于平级调动。
御史台是大唐的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纪委,没事专揪百官的小辫子告黑状,不隶属于任何行政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
御史大夫就是纪委的最高长官,监察权独立且强大。
御史台可以对全国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和检举,无论是三省六部还是地方州县,都不能干涉其职权。还可以对皇帝的诏令进行封驳,即在诏书后面用黄色纸写上批语,表示同意或反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