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菜卖的老好了(3/5)
限量够算是让镇子上的和府城的吃货们急了眼,柴老板为了长久生意没有出什么馊主意,只让大家再等等,菜种出来,还有个生长期,急也没用。
柴老板只希望小青菜之类的菜赶紧长出来,他要惊艳县城,府城所有的吃货。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青菜小葱小白菜经过施肥浇水,慢慢的冒出了芽尖儿。尤其是小葱长势最快,因为它最适合家里的土肥,只要水分够它就长势旺盛。这是个好兆头,以后大家种菜就有经验了,只要温度达到,不愁菜出不来。
而且种菜似乎还挺省事的,只是开始的时候需要细心照料,水浇够后就不用管它了,家里其他的活该干啥干啥。平常在外面玩的小孩子也派上用场了,发现有虫子的立马捉了喂鸡。鸡吃虫子鸡生蛋,鸡蛋能卖了换钱,鸡蛋还能自己家里加餐。小孩子吹嘘的时候会说谁捉虫子最拿手,谁把自家的菜搭理的最好,小小菜农一枚呢。家里大人说了,只要菜卖了,就买了粮食回来,管饱吃饭。谁不想大口大口的吃饭,大口大口的吃白面做的馒头。如果爹娘嘴馋说不定还能吃上肉,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怎么能落后于人?
有奖励有动力,小孩子也会慢慢懂事了。家里人都没有闲人,村子里一片和谐,爱吵架的也不吵了,路上遇见了还会拉拉家常说你家的菜长势如何?爱听墙根的也没有闲工夫了,她还要护理自家菜棚子,决不能让别的因素影响菜的长势。重男轻女的,也不重男轻女了,因为他发现女儿似乎比儿子心细,活干的也不毛毛躁躁的,让儿子进一次菜棚子,它竟然分不清那些是菜苗那些是杂草。简直是家里的废物,而且是只会造粪的废物。
一个多月过去了,其中就属小葱厉害,它已经卖了一发了,它虽然不能当主菜,但是调味还是可以的。小葱拌豆腐,小葱炒鸡蛋,还有在熬制的鸡汤里撒上葱花,让人耳目一新,都是很可口的菜品啊!
小青菜和小白菜也可以卖了,柴老板算着时间来了,他赶了几辆马车过来,周大用简易竹筐,把青菜整整齐齐的码在竹筐里,让他拉走。然后柴老板在村子里高调的挨家挨户的收菜,村民看见他都高接远送的。柴老板是个能人,他提前打听老百姓现在最需要什么,让奴仆统计好,名目归类列好,就在镇子上买好了,来拉菜的时候再一起捎过来。村民对他都感恩戴德的,只希望这个生意千万不要断了。村里人也实在,有人也会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送给柴老板。柴老板不缺银子,也不缺鸡蛋,但是他缺的是那种质朴的关爱,这在城镇里都是没有的,他会收,但是鸡蛋钱会加在菜里。村里人已经很苦了,他贪这点便宜也没啥意思,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觉得村里人思想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你对他一分好,他能回报你百分的亲。
青菜收一茬卖一茬,空出来的地还能接着种菜。在种菜这方面,村民最有发言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就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家家户户都害怕自家菜长的不好,柴老板不收,精心到好比自家儿女更甚。绿油油的蔬菜,直愣愣的长在菜地里,每个菜叶子上都仿佛刻着它值多少银子。村子里的笑脸多了,有人家也会偶尔掐一些菜叶子煮面条吃,清香可口差点咬掉了舌头。一样的菜,它的价值不一样它的身份就不一样。
柴老板收走一茬菜,他就赶着马车走了,因为他已经故意让小伙计吹嘘他家有别人没有的菜,所以他家各地的酒楼客栈,每天都有人询问菜什时候才能吃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