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10章 账簿!(1/5)

目录

"陛下,礼部尚书孙如游恳请重启经筵,以资圣学。"

重返南海子不久,一卷非同寻常的奏疏翩然而至,轻落于天启帝朱由校的御案之上。

"咦?"

闻得刘时敏之禀,朱由校剑眉轻扬,神色微动。

经筵之事,实乃万历年间遗留下的一桩憾事。

万历对泰昌帝本就淡漠,至于皇长孙朱由校,亦是未曾多加青睐。

然,世人妄言其目不识丁,实属谬论。

朱由校虽非博览群书,却也略通文墨,其启蒙恩师,乃是左春芳力荐的孙承宗,此乃孙公日后成为天启帝师之渊源所在。

孙承宗,万历三十二年榜眼及第,历任翰林编修,转左中允,其人生轨迹宛若一位行走于朝堂与私塾间的职业导师。

早年执教四方,乃至边关大同,兵法略通;后侍皇储,悉心栽培,天启之性,亦有其磨砺之功。

今孙公虽远赴辽东,但经筵不可荒废,此乃祖制所系,亦是广开财路之良机。

天启年间,讲筵二杰,除孙承宗外,尚有袁可立,其名如雷贯耳。

"经筵之事,需慎选良师。"

朱由校沉吟片刻,执笔于备忘录中细细遴选。

"太仆寺右少卿毕自严,理财有道,堪当此任。"

此人日后将执掌大明户部,其经济之才,可见一斑。

"尚宝司司臣袁可立,辽沈失陷之际,独陈七策,其智勇堪比于谦再世。"

袁公之才,更在孙承宗之上,实乃不可多得之栋梁。

朱由校笔耕不辍,又添一名——太常寺少卿王三善,平定川中叛乱,虽未竟全功,亦是能臣一枚。

心念及此,朱由校再书二名:"孙传庭、周应秋。"

一者明末中流砥柱,一者阉党之鹰犬,各具特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