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孙承宗.(4/5)
韩爌闻言,面色骤变,惶恐之余,跪倒在地,颤声答道。
"知惶恐,尚算明智。"
朱由校语毕,未再赘言,袖袍一挥,径自步入马车,车轮滚滚,绝尘而去,任凭呼唤声此起彼伏,亦不稍停。
车内,朱由校拾起散落案头的奏章,匆匆一瞥,却觉索然无味,终是愤然掷于几上,怒骂道:"此辈皆乃沽名钓誉之徒!"
随后,他陷入沉思,思忖着如何整治这扰人心绪的言官之患。
究其根本,皆因"闲职过多",若能使之事务繁忙,料想他们亦无暇再紧盯龙椅之侧。
旁侧,刘时敏闻声,身形微躬,宛若透明,与魏忠贤之图谋权势截然不同,他乃忠君之典范,皇权更迭,其忠不二,更兼寡言少欲,故而在乱世中亦能保全自身,乃至崇祯朝狱中亦得脱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车远去,韩爌仍跪于地,直至仆从搀扶方起,额间冷汗涔涔,心中暗自喟叹:"伴君如虎,今日方知其中凶险,若非及时收手,恐遭陛下诛心之祸。"
幼虎虽小,威压更甚老病之狮,此问若成实,韩爌恐难逃一死。
"诛心",帝王之特权,隐于律法之外,罪名直指谋逆,动辄满门抄斩,大明之下,不知几多门户因之而灭。
韩爌起身,恰见杨涟面如死灰,心中一凛,知其已遭不测,遂宽慰道:"杨兄且归,吾将联络同僚,于御前为汝求情。"
转而面向东林党众,勉力道:"天子年幼,一时气愤,我等当以大局为重,勿忘初心,共护大明江山。"
然其心中却波澜四起,暗道:"此幼帝手段,非寻常孩童所能及,其威猛之势,实非万历可比。
万历懒政,此子则性情刚烈,逆鳞触之,必遭严惩。" 如此少年,未来之路,实难预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