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治国!(2/5)
朱由校以史为鉴,提及裴矩忠佞之变,意在告诫臣子,君明则臣忠,君昏则臣佞,君臣之道,相辅相成。
周应秋跪拜聆听,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爱卿周应秋,裴矩之忠奸,卿意若何?"
此言一出,周应秋心中涟漪四起,愣怔片刻后,方启齿道:"微臣愚见,裴矩似为谄媚之臣。"
"非也。"朱由校轻笑,摇头否定,语带深意,"朕观之,乃朕之幸臣也。"
周应秋闻言,愕然片刻,旋即领悟,躬身言道:"陛下洞若观火,臣下愚钝,未及万一。"
"愚钝?卿岂止不愚,反是机敏过人。"
朱由校语含深意,此人既能审时度势,又擅左右逢源,历史风尘中,周应秋之轨迹,犹如狡兔三窟,先依魏忠贤,后傍东林,终得吏部尚书之位,其行止之巧妙,可见一斑。
其厨艺亦是一绝,尤善烹蹄,魏良卿每至,必留饮佳肴,时人戏称"煨蹄总宪",真乃无脸无皮之典范也。
"周爱卿,朕欲遣周嘉谟修神宗实录,而吏部尚书之位空缺,卿可愿担此重任?"
此言一出,周应秋双眸骤亮,吏部之权柄,掌管人事,其重若泰山,岂能不心动?
"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然卿上任之初,必遭非议,卿可惧乎?”
"臣心唯忠,不惧浮言。"周应秋拱手,正气凛然。
"卿之忍辱负重,朕甚欣慰。"朱由校笑赞,随即下旨,"周嘉谟加太保,迁翰林学士,周应秋则擢吏部尚书,以酬其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