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空缺。(4/5)
“唤能书太监数人,依朕版式誊录此卷,速呈于朕。”朱由校再下旨意,“明日,召内阁辅臣、六部九寺长官齐聚南海子。”
“奴婢领旨。”刘时敏躬身领命,心中暗自揣度:陛下此番又欲何为?
次日,南海子校场上,大明最高权力机构之众臣,面对桌上试题,面面相觑,茫然无措。唯周应秋等亲民官及徐光启等西学之士,答题如行云流水;而翰林系官员如韩爌、孙如游等,则苦思冥想,难以适应此新题型。
朱由校则远离此间喧嚣,心中盘算着九十四台省之缺额,巡抚、藩司、臬司之空缺。
"哎呀,这朝堂之上,怎的如此官员稀缺?"朱由校紧蹙眉头,望着吏部卷宗上各省官员的稀疏分布,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眩晕。历史明镜在前,天启帝即位后东林党势力骤增的缘由,此刻竟恍然大悟——王安与东林,实乃乘势而起,而官位空缺之广,令人咋舌。
"哼,万历老儿,你这虫豸在位,两京十三省官员匮乏至此,大明岂能安然无恙?"朱由校怒拍脸颊,恨不能即刻将万历掘地三尺。
正焦虑间,"陛下,"刘时敏携奏本而至,打破了这份凝重,"代石柱宣抚使秦诰命,已率精兵三千五百,八月抵达襄阳,恳请朝廷补给粮饷。"
"嗯?秦良玉?秦诰命?"朱由校猛然回头,眼神凌厉,"她竟已出川?"
刘时敏谨慎禀报,述及石柱土司先前援辽壮举及神宗旨意,听得朱由校倒吸一口冷气,急召兵部尚书黄克瓒。
大堂之上,朱由校心急如焚,转步徘徊,心中暗叹:"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这大明盛宴,怎堪宾客盈门而无佳肴以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