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35章 分数。(1/5)

目录

"韩爌,五十四分,毕自严则以七十六分傲视群雄,徐光启紧随其后,六十八分。

邹元标四十三分略显逊色,而周应秋则以七十一分稳坐前列。

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如行云流水般批阅完毕,众臣成绩顷刻间揭晓。

‘孙如游,五十七分。’……大堂之内,群臣俨然鹌鹑,静待小太监一一唱名报分。

高分者如周应秋、毕自严,自是云淡风轻;而韩爌、邹元标之辈,则面露凝重,同为进士,何以他人能独占鳌头,自己却黯然失色,实乃有损圣眷。

‘韩辅,分数稍逊。’皇帝轻语,韩爌俯首,谦言惭愧,自陈律令算术非其所长。‘然政科亦未见佳。’

皇帝再询,韩爌语塞,师爷不在,诸多难题难以应对。周应秋适时解围,赞其文采飞扬,皇帝颔首,心中了然——文采虽佳,行政经验尚浅。

谈及国事,朱由校忧心忡忡,官吏匮乏,周应秋提议开恩科,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皇帝忆及太祖遗训,心生妙计,欲效法先贤,令国子监太学生下基层,地方官员上调京城,以解燃眉之急。然太学生能力未知,恐扰地方安宁,幸得周应秋献上《到任须知》,方得安心。

‘周卿此举,实为朕解围。’皇帝嘉许,周应秋谦逊以对,言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皇帝遂以《到任须知》为蓝本,出题选拔太学生,以补官缺。此议一出,群臣面面相觑,两难之间,既恐违制,又惧缺官之患。

韩爌进言,担忧太学生未及科举,难以应对试题。毕自严反驳,言试题不难,熟读经书即可应对。孙如游则虑及改制之嫌,恐引朝野动荡。周应秋再陈利害,言此举实为选吏而非改制,且所选之人多赴地方,不致引起轩然大波。

一番辩论,朝堂之上,智慧与权谋交织,最终,皇帝定夺,一场别开生面的选官大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