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税收。(4/5)
藩王私设抽分厂,拦阻百货,既损税源,又易滋生贪腐。
税务管理之混乱,致使朝廷对地方财政状况知之甚少,全局难窥。
至于盐税,更是溃败不堪,开中盐法变革后,盐引滥发,市场动荡。
面对此景,朱由校抚额长叹:“朕意将税务之责,自户部析出,另立衙门。”言毕,目光灼灼,望向二位重臣。
“二位卿家,可有人才,精通经济之道,堪当此任?”
李、毕二人面面相觑,心中暗惊:再拆户部,权责何存?
国库钱粮、税收大权,恐将尽失。然皇帝之意已决,二人只得顺应圣意,思索对策。
“户部掌黄册鱼鳞,统筹山川,不宜兼理税务。”
朱由校见二人迟疑,又补一语,强调税务之重,国家急需整顿。
辽东战事耗资巨大,国库空虚,整顿税务,刻不容缓。二人遂收敛思绪,推荐人才。
“臣举荐两淮盐法道按察使袁世振,此人曾疏理两淮盐政,创立纲盐法,四年间助边饷、纳太仓银四百余万两,实乃经济之才。”李汝华力荐老友。
“哦?纲盐法,详述之。”朱由校闻言,兴趣盎然。
李汝华遂娓娓道来:“纲盐法者,将盐商编入纲册,分十纲轮转,一纲行旧引,九纲行新引。
纲册有名者,专享盐业销售之权,朝廷唯收盐税,不再直接干预盐业经营。”
朱由校闻之,若有所思,此法颇似后世之承包制,袁世振此人,确有独到之处。遂拍板定案,决定重用袁世振,以整顿大明税务,重振国家财政。
此言听来,似有螨清沿袭明制之嫌。此策既为螨清所留,必有其生财之道,深谙其道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