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货币!(2/5)
朱由校语重心长,寄望于众人。
大明宝钞,作为大明经济之痛,世人皆知,无人不晓。
“正统四载,敕令昭然,南京及四方文武百官之俸禄、军士之月粮,因粮仓告急,遂减实发,改以钞代。”
“至正统十三年,新钞千贯,市面估价不过十铜,旧钞更是贬至一二,堆积市廛,无人问津,凄凉之状,可见一斑。”
“此中缘由何在?”朱由校龙目微眯,转问袁世振,语含深意。
“袁卿家,昔日革新盐法,新旧纲并行,可有心得愿与朕分享?”
袁世振闻言,心中千回百转,思绪纷乱,欲言又止,终是鼓起勇气:“陛下垂询,臣斗胆进言。
愚见以为,宝钞之贬值,皆因滥发所致。”
他继而娓娓道来:“历朝历代,或因战事频仍,或因大兴土木祸,国库空虚,为解盐税之急,超发盐引。
然盐场年产量有限,盐引难兑实盐,渐失其信,商贾避之唯恐不及,盐税自减。
朝廷复增盐引,恶性循环,盐政遂败,盐引亦成废纸。”
“臣在两淮试行新旧纲分治,使盐引虽延期兑盐,却保其未来价值,且限定旧引售盐,终使盐引重拾信用。”
“盐引与宝钞,实则同根同源,宝钞亦我大明昔日之币,臣由此悟出白银真谛。自张居正推行变法,折银纳税,银遂成通用之货。”
“善哉!”朱由校闻言大悦,对袁世振一年百万白银之贡献赞不绝口。
“宝钞之废,滥发之罪也。朝廷不收,民间不认,钱之属性尽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