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货币!(4/5)
"臣领旨。"毕自严再拜而退。
趁着刘时敏执笔拟旨之际,朱由校悄然离席,步入后殿。殿内众人亦纷纷起身,或舒展筋骨,或前往净房。
片刻之后,朱由校重返前殿,茶话会再度启幕。
"一条鞭法,实则双管齐下,一为折色,二为摊税。"
朱由校语锋一转,面色凝重,"折色之要,在于钱币,朕已借银币之力,略解其困。然摊税之难,更为棘手。"
言罢,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后将视线落在袁世振身上:"我大明户籍制度,错综复杂,袁卿,汝有何高见?"
"臣遵旨。"袁世振一揖到地,胸有成竹,准备充分,深知此非即兴之谈,而是早有筹谋。
大明皇权,自古深入民间,朱元璋之智,虽制度严苛,亦有其深谋远虑之处。
此番茶话会,实则暗藏玄机,非等闲之谈。
你言其无能,实则他所创之制,历经两百载风雨飘摇,直至明末方显颓势,若非崇祯这“昏庸之主”当道,或能再续辉煌半世纪。
大明之户籍,精妙如里甲,百一十户聚为里,丁粮之冠十户领里长,十年更迭,循环不息。
而那鳏寡孤独之辈,则被温柔以待,均摊于里中,称为畸零户,虽免赋税徭役,却得邻里共护,犹如大明之孤老乐园,暖意融融。
里中更有老者数名,如智者坐镇,督农劝桑;保甲数人,守护安宁。
此等制度,确保皇恩浩荡,非一纸空文于乡间。
三言两语间,大明乡村治理之貌跃然眼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