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背锅。(4/5)
孙如游领命而去,朱由校手执韩爌奏章,冷笑一声:“庸才误国!”
遂将其弃之一旁,心中已生换阁臣之念。
未几,王末急步入内,呈上赵爽关于石景山开厂之奏:“陛下,龙旺商号赵爽,禀报铁矿煤矿筹备进展,规模宏大,民夫十万,粮铁石木,筹备
朱由校展卷审阅,见数字惊人,心中暗喜,石景山之地,即将崛起新的工业巨擘,国势或可借此一振。
而韩爌之庸,更坚定了他改革内阁的决心。
"他意欲何为?莫非欲筑城乎?"
朱由校翻阅着奏章上的物资清单,心中满是不解。
十万民力之众,岂非筑城之规模?他喃喃自语。
"陛下勿忧,此数实不为多。"
王末见皇帝困惑,忙不迭地解释,"西山仅掘煤之用,山道略加修整即可;而石景厂则需构筑工房、居所、引水灌溉、道路纵横,耗费自然浩大。"
言毕,王末小心翼翼地窥视皇帝反应,续道:"臣前日亲赴查看,石景、西山之矿工皆已投身筑路,正如奏章所述,耗费颇巨。
再者,为固疆安民,城墙加固亦属必要。"
朱由校闻言,额上青筋微露,暗忖这古代治安之混乱,竟似米粒之珠,难以计数。
"罢了,内财府拨款拨粮便是。"
朱由校轻叹,玉玺落下,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无现代化器械之助,土木之工,效率难言高效。
所幸,人力之充沛,尚可弥补一二。
"且问,宝泉局日铸银币几何?" 王末将退之际,朱由校忽忆此事,随口问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