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武略院(4/5)
皇帝初定天下,与士卒同甘共苦,军队近乎私属,然后世子孙治国,虞侯、监军、观军容使皆难驾驭此剑,盖因军队既可为皇权之私,亦能沦为将领之私。
士卒遭私役之苦,申诉无门,犹如困兽之斗,或遭权贵暗算,或沦为家奴,命运多舛。
朱由校洞悉此弊,创立武德司,以图整肃军纪,此任非文官所能担,恐致军权旁落,国本动摇。
欲使人勤勉于微利之事,唯以编制为饵。
后世有师者,晨昏不辍,薪薄事繁,对难缠之学子,犹抱春蚕之志,蜡炬之情,坚守讲台,无私奉献。
公立学校之所以能聚贤才,皆因编制之保障。
朱由校效法此道,赐武德司英才以锦衣卫之编,或曰未来之从龙卫,虽薪俸不丰,却以希望之光,激励其忠勇前行。
大明虽贫,然画饼亦能充饥,予人以望,胜于空谈。
朱由校挥毫半个时辰,方起身离案,步履间尽显少年英气。
步入校场,武略院勋贵子弟已列队以待,皆青春年少,而老将则多被安置于锦衣卫,享闲散之禄。
陈寅、陈策,二子各领风骚,一主新军将才之培育,一司勋贵子弟之锤炼,皆为大明军官之典范。
寅承世袭之勋,策则武举出身。
两人皆是凭借赫赫战功,步步为营,青云直上。
陈策戎马生涯,历经平播、靖倭之战,对于锤炼兵马之道,自是驾轻就熟。
经他雕琢,那些昔日的勋贵公子,竟也初具军人风骨,虽偶有胖硕身影点缀其间,略显不谐。
目睹这队列严整,军姿挺拔的一幕,朱由校龙颜大悦,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陈策之练兵术,实乃神来之笔,那些视军姿为儿戏之辈,实乃井底之蛙,难窥其深远意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