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标准化。(5/5)
他自知性情温厚,不似兄长那般勇猛无畏,故甘愿屈就于辎重营,执掌物资、运输与工事构筑之重任。
辎重营虽为杂务所累,军饷微薄,唯其训练松弛,得以偷闲养性。
正当赵率伦沉浸于个人前程的沉思之际,马蹄声骤响,二百余铁骑如潮水般涌来,其兄赵率教率众将官迎上前去。
赵率伦见状,不敢有丝毫懈怠,急令部属加速筹备,以表敬意。
朱由校轻挥马鞭,免却赵率教之礼,率锦衣卫穿梭于营寨之间。
途经未竣之厕所,皇上面露不悦,语重心长地对赵率教言道:“朕重申,行军至何处,灶台可缓,厕所必急。
士卒之洁净,关乎士气与健康。初春虽蚊蝇未盛,然夏日将至,若不加防,恐疫病肆虐,损我军力。”
赵率教闻言,连连称是,誓将此事铭记于心。
漫步至营地中央,朱由校亲启麻布包裹,见内藏毯被、棉衣及全套军服,不禁询问其来源。
得知乃内务府所赠,又询其保暖性能,赵率教信心满满,赞其用料上乘,无丝毫偷工减料之嫌。
朱由校颔首赞许,对萧庸之才干颇为赏识,遂命刘时敏记录,邀其至西苑面圣。
对于萧庸以棉衣之料制作全套军需之举,朱由校非但未责,反觉其思路独特。
试想十斤棉料,足以锻造甲胄,其用心之深,可见一斑。
朱由校心思缜密,观军中集结之景,虽得虎贲卫精锐相助,新军组建仍显迟缓。巡视龙骧卫后,与士卒共餐,尽显亲民之姿。
归途之上,朱由校脑海中回荡着“工业化”与“标准化”二词,皆因萧庸所供军资而触发。
此二词犹如明灯,照亮了大明军队革新之路。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