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开业。(3/5)
随着此讯风传京城,商贾如云,纷至沓来于兴旺银号,竞相探询银币兑换之事。
夜幕低垂,银号闭户,后庭之内,喧嚣四起。
“此子愚钝,算盘如谜,何堪账房重任?逐之门外!”
“速增账房人手,此处捉襟见肘矣!”
“错漏频出,速遣精算之士,重核无误!”
“今日首战,账目务求明若秋水,不得丝毫懈怠!”
“谁敢玩忽职守,铸成大错,必严惩不贷!”
后院之中,掌柜们声如洪钟,账房们指尖翻飞,算盘声声急。
“对账须臾不缓,夜封箱前,规矩勿忘,演练千遍,岂可遗忘!”
“现银封条严丝合缝,押运已候,刻不容缓!”
“新币入库,手脚干净,否则严惩无赦!”
“账目速呈,核毕方案。”
后堂之内,众人皆忙碌如蚁,无一闲暇。
分科执事,更是呼喝连连,声震屋瓦。
刘正阳汗流浃背,手不释卷,对账不辍。
其旁,冯祝太监静坐,虽不谙账目之道,却慧眼识人,善用人长。
为皇家银号,特向内财府索求账房精英数名。
“公公,总账已成。”
历经时辰磨砺,刘正阳终得今日之总账。
“兑换银币十二万枚,存银高达七十五万两。”
冯祝闻之,虽料有捧场之嫌,仍不禁咋舌。
“此乃聚财之佳径也。”
望着账册上累累数字,冯祝心中暗喜,转而又忆及胞弟冯才之狼狈,嘴角不禁泛起一抹幸灾乐祸的笑意。
此批银币,皆将送入宝泉局,化为流通之货币。
赵晗主事于局中忙碌,而宫中监督之太监亦不得闲。
冯祝笑罢,旋即收敛神色,深知此行重任——细察南北商贾分布之脉络。
“存银之人,可已分类明晰?”
“已毕,账簿在此。”刘正阳应声,急将令册奉上。
“善,速将总账复刻一份,呈送内务府。”
冯祝下令,语气坚定。
“遵命!”
轻展一张洁白宣纸,于案上缓缓铺陈,朱由校悠然示意刘时敏研墨,心中已悄然勾勒起如何将晋商庞大商网悄然纳入掌中的宏图大略。
首要之务,自是锦衣卫的密探如影随形,悄无声息地渗透其内。
唯有步步为营,逼近那“范进都斗”等青史留名之核心人物,方能洞悉其商业机密,如探囊取物。
再者,晋商之商路,亦需巧妙借势,化为己用。
大明经济之策,犹如春日薄冰,稍有不慎便足以令人踉跄;而蒙古之经济政策,则近乎于无,自互市开启,察哈尔等部已渐趋驯服。
然历史之果,终被螨清窃取,令人扼腕。
此外,朝堂风云亦不可小觑。晋商背后,实则盘根错节,政治势力错综复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