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128章 老魏之才干与忠心。(5/5)

目录

周嘉谟轻叹,起身步入外室,乌纱轻扣,尽显无奈。

“早餐已备,请老爷用膳。”

侍妾温柔呼唤,却换来他一句“心绪难平,食不知味”。

言罢,他挥袖而去,马车疾驰向翰林院。

车内,思绪万千,昨日内阁行文如利剑穿心——

“修实录若金镶玉,日仅二百字,限期严考,旬旬不辍。”

周嘉谟暗自赞叹同族前辈之胆识,亦感时局之艰。

此刻,京城各衙门皆现此景,人心惶惶。

毕自严携手周应秋,以考成法为刃,锐意整饬,京畿震动。

弹劾之声四起,却未及龙骧卫中郎将赵率教率兵入驻西苑之讯来得震撼。

此举无疑为毕、周二臣撑腰,昭示皇权之坚。

自万历怠政,官场生态扭曲,上下级之分渐模糊,朋党之争愈演愈烈,行事皆以“大义”之名,实则风云诡谲。

天启年间尚存制衡,至崇祯时,帝听信谗言,朝臣或求清名,或求自保,稍有不慎便辞官而去,朝堂风气日下,权臣更迭频繁,皆以私欲为重。

正值毕自严首辅立威之际,一切奏章皆被驳回,朱由校于龙案后淡然询问:“奏章皆已处置?”

刘时敏应声而答,皇帝未再深究,转而问及他事,朝堂风云,尽在掌握之中。

"袁世振整顿盐政之事,进展如何,可曾见成效?"

"禀圣上,袁侍郎之奏疏,已化作户部铁令,疾驰各省,责令盐商亲赴或遣使入京,共商盐引分配大计。"

"依策而行,六月初,解盐之权将如甘霖普降;七月,两淮、两广盐引紧随其后;至于八月,川盐之权亦将尘埃落定。"

"嗯,袁世振此人,确是多谋善断之士。"

朱由校微微颔首,眸光转向刘时敏,言辞间透着深意:"卿家,待六月解盐权分定之际,可密令毕自严,上疏力荐袁世振,扶其正于户部尚书之位,以彰其功。"

"奴婢领命,即刻去办。"

刘时敏闻言,眸光闪烁,似有深意地瞥了皇帝一眼,随后躬身而退,步履间透着一股决绝与忠诚。

此举不仅是对袁世振的认可,更是为朝中添一重稳如泰山的支柱,毕自严之提议,无疑是为袁世振的仕途再添锦绣,威严倍增。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三月天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