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靶子。(2/5)
“朝鲜之军,其战力岂止不敌川军,辽军亦望尘莫及。
建奴肆虐,已连下四城,所过之处,犹如秋风扫落叶,四城皆成废墟,惨状不忍睹。”
“那些山林野寇,行事之残忍,令人发指,所到之处,无一生还。”熊廷弼冷笑,接过公文,目光如炬。
“昔年朝廷征讨建奴,令其助战,岂料其仅遣乌合之众敷衍了事。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之际,彼等却袖手旁观,实乃与虎谋皮,自食恶果。”
姜弼闻言,面露难色,轻声提醒:“部堂大人,朝鲜乃我大明藩篱,我等若过于冷漠,恐招非议。”
熊廷弼挑眉,似有所悟:“你尚未洞悉?年前建奴两白旗侵扰朝鲜,战报直达天庭,陛下可曾有过责罚?”
姜弼摇头叹息:“彼时建奴势单力薄,与今非昔比,屠城之举,震惊朝野。”
熊廷弼淡然一笑,将公文掷回:“建奴再犯朝鲜之讯,急如星火传至京师,然至今无回音,此中深意,不言而喻。”
“当务之急,乃借朝鲜之困,为我辽东重建军镇赢得宝贵时间。”
言罢,熊廷弼起身,大步迈向校场,心中唯有练兵一事。
而在辽阳城内,辽东巡抚孙承宗却陷入沉思,手中烤红薯似乎已忘却。
面对宫中来使所言之“亩产两千斤”之奇物,他难以置信。
“此数虽有夸张,然七八百斤亦非虚言。”
赵吏悠然剥薯皮,旁置《番薯种法》一书,乃徐光启所着。
“若真如此,此物实乃救民于水火之圣物。”孙承宗虽心存疑虑,却难掩期许。
赵吏轻笑:“即便有所出入,皇恩浩荡,意在试种。况番薯本轻,二百余斤种子,亦能播撒希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