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绝户计。(4/5)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努尔哈赤轻叹,深知明军意在持久战,企图以时间消耗建州之力。
面对儿子关于粮草短缺、人心不稳的忧虑,努尔哈赤语气坚定:“我大金已至绝境,唯有冒险一搏。”
他深知,两白旗虽损,但朝鲜之行,乃是大金续命之关键。
朝鲜若能提供粮草,新兵得以历练,即便不能迫其臣服,亦能大大缓解内忧外患。
然而,努尔哈赤心中亦有一隐忧——汉人之心,是否依旧可为我所用?
这段历史恩怨,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女真与汉人之间。
昔日,其父塔克世曾投明自保,而今,他必须跨越这道鸿沟,方能成就霸业。
于是,他坐于石上,目光如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这场与明朝的较量中,他深知,唯有智勇双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万历十年之际,戚继光南调广东,蓟辽防线对九边之敌渐显力不从心,李成梁故技重施,以寇养兵,暗藏玄机。
转至万历十一年,塔克世不幸于古勒山城之战中,误触明军锋芒,英魂陨落。彼时,李成梁权倾一时,努尔哈赤隐忍不发,韬光养晦。
待李成梁权势渐消,努尔哈赤方敢直视大明,其心中对明人之恨,犹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即便是对李永芳这等早期归附且联姻之孙女的汉人,努尔哈赤亦难掩戒备之心,深恨入骨。
“吾儿言之有理,李永芳等或可信赖,然其麾下汉人,却难保忠诚。”
努尔哈赤正沉吟间,忽闻一童声清脆,乃是其幼子多尔衮,年仅九岁,却已显不凡。
“你且道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