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弹劾。(3/5)
“这……”刘时敏面露疑虑,似有假传圣旨之嫌。
毕自严见状,解释道:“辽东熊廷弼、孙承宗屡请增援,言人力匮乏。周尚书在京亦多次发文,欲调官员赴辽,然响应者寥寥。”
“此法既可解辽东之急,又可止朝臣越权之举。”
毕自严之意,朝臣欲劾,须亲临前线,体验半年风霜,再持证据而归。
如此,既堵朝臣之口,又为辽东解困,一举两得。
“妙计!”刘时敏眼前一亮,当即道,“待奴才回司礼监再拟批红,呈于毕阁老。”
言罢,刘时敏匆匆离去。
毕自严望着其背影,心中暗笑:“这刘时敏,定是回去请示陛下了。”
摇了摇头,毕自严又取出杨镐捷报备份,眉头紧锁。
想到兵部公文提及之箱,更是心生寒意。
斩首百余,皆为真虏,何以确信?
原来,杨镐遣人快马送回一箱,内装百余血淋淋头皮,皆带猪尾。
如今报功,竟以头皮代之。
“此等行径,太过血腥。”
阅罢旨意,要将杨镐诬陷功臣的三人遣往辽东转运司,周应秋亲赴内阁,寻毕自严问个究竟。
于此,他又闻一新讯:毕自严欲使所有议及辽东军务者,皆赴辽东锤炼。
内阁大堂,周应秋惊愕地望着毕自严,问道:“阁老如此行事,岂不畏人言可畏?”
毕自严点头,凝视着这位年仅不惑便登吏部高位的后起之秀,叹道:“然吾更惧大明之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