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纵火。(2/5)
“此计本欲声东击西,为破西寨造势,而后自北而南,自西而东,步步紧逼,诱敌于老寨,再四合围歼。”
“遗憾的是,”赵率教叹了口气,“声东击西之计被建奴识破,刘铤部孤军深入,未能牵制敌力。马林、杜松两部亦未能及时会合,反被建奴各个击破。”
朱由校接过教杆,指向萨尔浒,感叹道:“确是如此。”
赵率教闻之,难掩失落。
萨尔浒之战,大明原拟决战赫图阿拉,而非此地。
杨镐之计本无瑕,奈何内部隐患重重。
兵员不精,路线泄露,后方催促又急,种种因素交织,终致惨败。
片刻沉默后,朱由校望向赵率教:“适才你所言,若依熊廷弼之策,平定建奴需五六年之久,为何?”
“陛下,”赵率教回答道,“若只图掠地而不歼敌,无异于扬汤止沸。”
“建奴虽无城郭,然山野草莽之中亦能生存。”
“即便我们此番占据萨尔浒、界凡等地,亦难免其骚扰,恐得不偿失。”
朱由校闻言,轻笑以对:“此无须挂怀。”
“我大明物力丰盈,何惧与建奴在辽东周旋?”
“至于骚扰,”他转向刘时敏,“豹韬卫火器配备如何?”
“回皇上,”刘时敏答道,“据孙将军上月奏报,前中两营已装备五成掣电铳,后营亦配备了八十门震虏炮。”
闻听圣上谕旨,刘时敏疾步禀报:
“唯左右两营,尚未全面换装新式火器。”
朱由校挥手,诏令如流:“速命孙传庭率豹韬三营移驻辽阳,听熊廷弼经略调遣。”
见火器筹备近毕,朱由校果决下令,言简意赅:“熊卿欲战,军心不可挫。出击,筑垒!”
“粮草之事,辽东巡抚孙承宗全权负责。”
“转运使杨嗣昌,亦需确保物资周转无阻。”
“另告熊廷弼,勿忘朕赐图纸。朕欲辽东,亭堡相望,看大明筑垒之速,与建奴赴死之急,孰更胜一筹。”
“奴婢领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