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现实主义电影(4/5)
这是一种不被异化的劳动,也是整部电影里最魔幻的镜头。
他们跳起了热烈的斗牛舞,搬运小车的车轮摩擦起电火花。
火焰、电火花、钢水……混杂着一曲热烈的弗拉明戈,这部电影终于有点热血的味道了。
只是一块掉下来的钢板砸坏了自行车车后座,那是陈贵林父亲坐的位置,也暗示了父亲的死亡。
他抱着父亲的遗像,戴着黑袖章,没有煽情,没有一句台词,这段情节快速得让人觉得冷漠,好像死亡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插曲。
直到小雪要跟着小菊走的那天,她们来到了工厂。
钢琴是用龙门吊运出来的,前后左右四个视角,稳稳当当,像礼物一样降落在她的面前。
小雪弹奏着钢琴,镜头拉远,只有小雪粉色棉袄和头绳唯一的亮色。
没有合格的木头,用钢铁制作出的硬核钢琴,声音会好吗?
但无论如何,这架钢的琴最终做成了。
只是小雪还是和小菊一起走了,带着陈贵林对她的希望和爱。
影片最后的镜头是拆了一半的工厂大楼,碎砖堆积着,杂乱却美,甚至像一架钢琴。
片尾演职名单之后,是一片黑色的场景,雪花落下,陈贵林独自弹着纸钢琴,唱着片尾曲《练习曲》。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旋律,是他生命中最初的练习曲。”
谁愿意把孩子送走,谁又愿意离开自己家乡?
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只有陈贵林继续独自唱着。
“听,踮着脚尖的自行车铃。
“听,打开胸腔的机器轰鸣。
“听,澡堂里热闹的水蒸气。
“听,台阶上兹兹拉拉的半导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