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死亡”(1/5)
读张贤亮先生的第一本书叫《习惯死亡》,当时是受着书名的冷色调吸引的我。人过了三十,对于死,或多或少的幻想过。真的,如今社会,意外太多了,简直防不胜防,对于死我从不避讳去谈它,对于它真实的存在是每个人要具体去面对的事。
这本小说不怎么好读,原因是你找不出该有的故事情节,它完全是心事化的,意识化的,心理化的,抽象化的。先生写他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对时代思想某个阶段偏离人性的呐喊,个人在集体活动中被孤立的仿徨!先生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浸透在忧伤之中,那是时代的忧伤,是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忧伤,是空怀大智却生存在一个价值观颠倒的世界里的忧伤。太多太多的忧伤,以至于忧伤至死的心理悲剧,因此先生的思想一直在“死亡”边缘徘徊,思考,挣扎。
我喜欢先生的书,喜欢他内心深处的桀骜和对人生成熟的思想意象,只要去读了他的书,你会走进一个别样的世界,那个世界虽然苦难深重,精神却时刻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中,有种虽死而犹生的感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