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笔记(二)(1/5)
西安是我第一次来,记得以前路过。对这座古都名城多少带点儿期望,虽说我将去的地方是个偏僻的工地,说到底还是这座城的一部分。
坐高铁两个半小时就可抵达,沿途风景跟一条逐渐变换颜色的绸缎,有种穿越的感觉。定西冷得人张不开嘴,走的时候还飘着雪,而呈现在我眼前的这座城市却是一片青绿,地里的庄稼和未收获的蔬菜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广阔的田野中,惹人怜爱。我跟何国庆感叹,真是别样一方水土啊!这里的人不富都说不过去,占尽了天时地利。
不过气候确实也凉了,假如非得用个熟悉的季节来描述,只能说这里刚刚进入秋天。高大的灌木树丛可以看到,树叶被徐徐吹来的北风染上了一层缥缈的黄。
中国的乡村发展是可圈可点的,一路行来,到处都是整齐划一的居民点,这里的居民点与我们那地方又是一番不同,蓬勃繁荣。定西地理复杂,居住条件也复杂,这几年也搞居民点,不过入住率不高,大多数人要了居民点,生活却依旧在老庄上,方便耕种。再者,山高路陡,大多数梯田,现代化机械进不去,养牲口在居民点就不是很现实。还有,有的地方,要了居民点,老地方将会被拆除,群众舍不得,有的人甚至宁可退了居民点,也要保留老庄子,闹得人心惶惶的。
西安地势平缓,一马平川,田垄一亩亩排列整齐,交通便捷;居名点集中起来,优势也就出来了,一来方便管理,二来群众集中了,很多现代化服务就能跟进,据我观察,很多居民点就跟规模颇大的镇子一样。
区位优势,人家发展能不快么!何国庆指着窗外青绿的田野说。不过人集中了,人多嘴杂,事儿也就多,他又感慨。我说有啥事多的,人多住一起热闹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