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群英荟萃合集

第159章 宗炳(4/5)

目录

(二)佛学思想的融合

宗炳一心奉佛,向往西方净土世界,追求涅盘超脱、无牵无挂的无生境界。他的佛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紧密融合,对其艺术境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炳是一个有勇有智的护法卫士,在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过程中,勇敢地扞卫和发展了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不为世俗功利所累,不为艰难所惧。早年参加慧远师徒百二十三人建斋立誓,信奉阿弥陀佛,共期往生西方。慧远所主张的信仰及其佛事活动,非常契合宗炳这些俗家弟子的需要及其生活方式。

宗炳的佛学境界有一个发展过程。慧远圆寂后,他离开庐山,经过近二十年的探求和修习,终于形成了自己系统的佛学理论,其佛学思想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烦恼和世俗利益诱惑,但人是一个精神主体,人的精神具有主动性,绝不为肉体、为情欲所束缚。

在艺术创作中,宗炳的佛学思想体现为对山水 “质有而趣灵” 的认识。他将山水之神视为法身,认为山水之神只是寄托于水土之中,不会随着水土消失而毁灭。这种 “神不灭” 论以佛教不灭论为基础,吸收先秦道家思想以及老庄关于重神轻形的思想,主张神妙而形粗,反对形灭神灭。在绘画过程中,宗炳强调感受山水神要 “栖丘遁谷”、“以应目会心”,将山水审美中的主客体关系表述为 “应会感神”。这种思想源于玄学,后被佛学吸收,成为释慧远 “感应说” 的基础,与佛教般若学的缘起论结合在一起,用以解释现象世界中变化产生的原因。宗炳肯定了山水美的审美价值,提高了山水画的功能,认为山水的审美价值以及山水画的功能是建立在 “神不灭” 的基础上,通过 “感应” 得以体现。

五、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山水诗的贡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万朽之源 重返无限流后我又封神了 被诬陷逐出师门,反手让你全宗立坟 开局诛杀小魅魔,加点满级伏魔掌 透视:从捡漏开始暴富 重生综武:开局占山为王当山贼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神豪:国民老公从恋综开始 网游:武林巅峰之路 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