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陈与义(2/5)
陈与义 24 岁中进士后,被授开德府教授,这是一个负责文学教育的工作,然而对于胸怀大志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闲职。三年后,他毅然辞职,回家与好友吟诗赏画。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辟雍录,即在太学的预备学校当老师。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后来因事被贬为陈留郡酒税监。靖康之难后,他的人生迎来转折。经葛胜仲举荐,他在南宋担任了一系列重要官职。从太学博士到符宝郎,虽有官职在身,却未能施展其真正的抱负。然而,命运的齿轮在金兵入侵后开始转动。他辗转南下,历经磨难,最终在南宋朝廷中逐渐崭露头角,担任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务,一路升迁,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他的仕途如同过山车一般,充满了起伏与波折。
二、诗歌特点与风格
(一)前期诗歌特色
陈与义前期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在这一时期,他的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给人以清新可喜之感。例如他的《墨梅》一诗,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诗中虽未用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典故,却能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墨梅的神韵。在他前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美好,将其融入诗歌之中,如《襄邑道中》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此诗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行舟的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