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群英荟萃合集

第202章 张元干(2/5)

目录

靖康元年(1126 年),金兵气势汹汹地进犯,直逼东京,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宋徽宗仓皇出逃,部分朝臣弃官而逃,而宰相与执政官竟主张钦宗 “暂避敌锋”。在这国事危难之际,李纲力谏主战,钦宗勉强决策固守,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此时,三十六岁的张元干毅然决然地投奔李纲,充任他的僚属,投身到保卫汴京的激烈战斗中。在这场战斗里,张元干与李纲一起,坚决反对割地求和。金兵虽然提出了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退兵的条件,但他们毫不退缩。经过激烈的战斗,金兵死伤数千人,最终汴京得以暂时保全。张元干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了坚定的爱国豪情和无畏的勇气,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二)战后的波折

金兵北退后,朝廷却又 “置边事于不问”。不久,张元干和李纲以 “专主战议,丧师费财” 的罪名被罢免。张元干遭贬后,不得不离开京都,沿着水路漂泊南下。靖康元年冬天,张元干流落在淮水之上,此时,他听到汴京失陷的消息,哀痛与悲愤交织在一起。他用一组用血泪凝成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深刻地反映了靖康之难的悲剧性史实。这些诗作中,满含着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金兵暴行的愤怒。他以笔为武器,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屈。在这段漂泊的日子里,张元干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三、辞官后的坚守

(一)愤而辞官

绍兴元年(1131 年),张元干目睹南宋君臣闻风而逃的可耻行径,心中充满愤慨。同时,自己主战获罪却又遭 “卖屋金” 的流言,这让他深感愤然难平。在这种情况下,张元干毅然决定辞官归里。回到家乡后,他将内心积郁的爱国悲愤尽情倾注到文学创作之中。他以笔为剑,抒发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

(二)交游爱国志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万朽之源 重返无限流后我又封神了 被诬陷逐出师门,反手让你全宗立坟 开局诛杀小魅魔,加点满级伏魔掌 透视:从捡漏开始暴富 重生综武:开局占山为王当山贼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神豪:国民老公从恋综开始 网游:武林巅峰之路 俯首称臣